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危害人体的健康。对于冠心病的治疗提倡早发现早治疗,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治愈疾病。生活中,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有冠心病,以至突发心梗甚至猝死。
心脏彩超:常看不到冠状动脉狭窄
费洪文介绍道,得冠心病是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但动脉粥样硬化狭窄超过70%,才会有心肌缺血的胸痛、胸闷、劳力后气促等症状,需要放支架、搭桥等。
“若没有这类症状的人想筛查冠心病,只做心脏彩超,因为冠状动脉比较细小,常规心脏彩超显示不清冠状动脉硬化及斑块狭窄。临床中,有些病人冠状动脉管径狭窄超过了90%,心脏超声检查却完全正常。”他表示,心脏超声的主要作用是看心脏结构异常、左室厚度、左室收缩、舒张功能,对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判别比较有利。
冠状动脉CT,没指征没必要一步到位
还有的人觉得心脏检查要一步到位,要做就做冠状动脉CT,这肯定不会让冠心病漏诊。费洪文介绍道,冠状CT确实可以清晰看到冠状动脉的情况,但有一定辐射量。且冠状动脉CT的费用较高,一般是患者有了胸痛、胸闷、劳力后气促等症状,心血管专科医生根据病人情况判断冠心病的危险程度,综合判断有无必要做冠状动脉CT、冠状动脉造影,没症状没指征的人没有必要一步到位。
高危无症状,首选颈动脉超声
费洪文介绍道,冠心病的高危因素为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超重、高血脂、家族中有极重冠心病者,“比没有危险因素的人,若有其中一个危险因素,冠心病的风险增加20%~30%。”有这类高危因素的人不管什么年龄,即使没有任何症状,也可以做颈动脉超声筛查有无动脉硬化,作为冠心病的初筛体检。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出问题了,为何会检查到颈动脉呢?费洪文解释道:“全身动脉是一个系统,研究发现,若颈动脉有硬化了,冠状动脉硬化的几率就会90%;而颈动脉最浅表,血管比较粗,测量起来最方便,颈动脉超声技术很成熟,对测量设备、人员的要求都不高,费用也只需150元左右。”
若颈动脉超声的结果显示内膜厚度超过1.3毫米,说明颈动脉有硬化了,冠状动脉也多有硬化。此时,体检者再要去做血脂、血压等指标的检查,若这三项指数有超标,要吃药干预,同时注意运动,戒烟,减肥。若干预到位,动脉硬化是可以逆转的,并建议每年筛查一次;内膜厚度没有超过1.3毫米的人则每2~3年查一次。
早发现硬化,及时干预可逆转
冠心病提倡早发现早治疗。生活中,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有冠心病,以至突发心梗甚至猝死;还有些人有心肌缺血的胸痛、胸闷、劳力后气促等症状才就医,此时代表动脉粥样硬化,致使动脉狭窄超过70%了,需要做介入手术“通波仔”,做心脏搭桥手术等。
“其实在没有发病之前,冠状动脉有硬化、斑块狭窄,但患者没有任何感觉。此时注意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如吸烟者戒烟,超重的人减肥,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通过吃药使指数达标,动脉硬化是可以逆转的,厚度会变薄。即使不能逆转,进展也能减慢。
而若不控制任其发展,动脉硬化程度进展越来越快,情况越来越严重,最终出现胸痛、胸闷、劳力后气促等心肌缺血症状,再不留意,不采取干预手段,就会突发心梗甚至猝死。
高血压患者在治疗期间如果有一个良好的心情,会让治疗更加有效。因为轻松地氛围会使得人体产生很多有益的激素,让自己看起来更健康。所以,高血压患者应该时刻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情,在一个轻松的氛围中治疗疾病。
在高血压患者中,大约有一半的病例找不到生理上血压升高的原因,这类高血压称为原发性高血压。引起原发性高血压的原因很复杂,但其中心理因素在疾病的产生中占了十分重要的地位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循环系统疾病症状,血压长期超过标准值,有可能诱发脑溢血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甚至引起猝死。
临床研究表明,容易患高血压的人,往往都有一些特殊的心理特征或性格特征。例如经常出现“火山爆发式”的情感的人,心理上长期存在受压抑的敌意或是心里长期“窝火”、生闷气的人,行为上冲动、好跟人争凶斗狠的人.以及性格上孤僻、忧郁的人,最容易罹患高血压。
血液是在动态压力下循环的,环境压力所导致的心理应激反应,会使人的血压明显升高.而等到心理恢复平静时,血压又趋回落。许多研究显示,家庭环境压力,特别是儿童期的家庭环境压力,对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有显著影响。一般父母早亡、父母离婚或不和、父母管教过严或不一致、母子或父子关系不协调等,使个体自幼体验到紧张、对立和焦虑,使儿童的情绪经常处于激动、不安之中,从而导致持续的心跳过快,血压升高。此外,还有许多事实表明。社会地位低、经济压力大的人比较容易患这类疾病。
以上为大家介绍了高血压患者治疗时要保持轻松的心情,希望大家可以按照这种方法去做。在治疗期间保持一个轻松的氛围,愉悦的身心,能让自己更快的康复。因此高血压患者应该时刻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情,在一个轻松的氛围中治疗疾病。
饮食的健康与否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现在,食品健康问题越来越严峻,不少毒食品案件发生,因此饮食健康更应该引起大家的注意。为了心脏健康,我们一直都在强调,要少吃不健康食品。事实上,管住嘴并非很容易。相反,多吃健康食品更容易做到,大家更容易坚持。
燕麦,它不仅可以抑制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而且,燕麦带来的饱腹感,还能让我们少吃很多不健康的食物,对保护心脏可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众所周知,血脂异常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不管通过何种方式,只要能将胆固醇降低1%,冠心病的死亡率就会下降2%。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多吃全谷物食物,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就会下降,其中,最为人们关注的,就是燕麦。
2009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完成了国内第一次大样本的试验。该项目主持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张坚教授介绍说,他们将患有高胆固醇血症的中老年妇女分为2组,“燕麦组”每人每天摄入100克燕麦片,“对照组”则给予同等量的普通挂面。6周后,燕麦组的腰围、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显著降低。每天一碗燕麦粥,简单易行,却能给健康带来很大帮助。所以,两位专家都建议,备受高胆固醇困扰的人们,不妨在日常生活中食用一定量的燕麦,替换部分精加工的米、面,来降低胆固醇。
事实上,除了燕麦片,糙米、全粒大麦、小米、全黑麦、全麦面包或饼干、全玉米都是健康的全谷物食品。怎样把这些健康的食物轻松地纳入我们的日常饮食中呢?专家为您推荐了几种方法。
1.用糙米替代白米。
2.将白面包改成全谷物面包。
3.吃点心时,选择全谷物饼干或全谷物面包。
4.将精细面粉制成的面条,改成全谷物面粉。
5.制作面食时,在面粉中掺入全麦或燕麦粉,最高比例可达一半。
6.烤鱼或烤鸡时,撒上较粗的燕麦片或者碾碎的全谷粒,替代面包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