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健康大视野新闻正文

《飞鹰艾迪》观后感,小人物大概只可以在电影里面励志

2017-09-21 12:52:39  阅读:3218 来源:网易科技 作者:张靓颖
文前注:这只是一篇观后感

每个人的泪点都不太一样。看《飞鹰艾迪》,我泪奔是在一直不理解艾迪的父亲,敞开自己的夹克衫,裹着硕大肚皮的毛衫上,赫然写着“I'm Eddie's dad”.要说什么是理解和包容,这就大概是了吧。可是回头一想,在Eddie成功之前,老爸给他泄了多少气呀,一心想让他安定下来。

这个世界就是灰色的,也不能说是谁对谁错,因为事情远没有对错那么简单。老爸想让体弱多病的儿子过上安稳的生活。儿子一心只想追逐自己的梦想,并不考虑欢呼过后会怎样,甚至不想若是除了意外会对家庭造成怎么样的损失。

记着以前看过一集中国达人秀,一个少年用高压电奏乐。表演惊心动魄,因为仅仅穿着一层薄薄的防护服的少年,随时有可能被无情地电流夺生命。成功表演之后,少年的母亲从幕后走到台前,啜泣着讲述她是如何从对儿子的不解反对再到支持的过程。可是台下的评委倪萍却火了,她质问少年又没有想过若是出了意外,自己的父母失独子,会过上怎样的一种生活。

这就是两种意识的碰撞,倪萍代表的,可能是传承与中国几千年文化中责任的部分。每个人的生命,都不只是为自己而活。我们都会牵连着别人的命运,所以每一步都要慎重,要考虑后果。而高压电少年代表的,应该是更为西方的一种思想。我们的生命应该用来追寻自己喜欢的事情,不要考虑那么多,要为自己而活。

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可能就是责任意识的一种体现。所以说这种冲突,更像是东西方文明的一种碰撞。

可是仔细想想,又仿佛不是。华夏五千年的历史,并不缺乏追求自己想法儿放弃一切的例子。那些圣人贤者,有几个不是Eddie的古老版本。他们中的一些甚至毫不犹豫地为自己的理想付出自己的生命。可是为什么传承到现在,我们的文明好像并不鼓励挑战,而是更侧重于稳定,就像Eddie的父亲所看中的。

我不是一个社会学者,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姑且猜测一下,是不是长辈们处于自己的自私,而封住了我们的可能性。他们不想失我们,所以会把自己的占有欲看的比晚辈们实现人生价值更重,这样才会出现好工作的标准“家近稳定金多”。若是往上推推,就不多说了。

也可能人是脱离不了家庭的,谁又说的清楚对错呢。正像我先前说的,世界不就是灰色的吗。

跑题的有些多,回到电影。

电影拍得真是不错,前半部分很有家庭喜剧的味道,真正燃起来,应该是从Eddie找到那盘录影带开始的。(不过Eddie经常换梦想那段,真的让我想起来了爸妈对我的谆谆教诲:不要常立志,要立长志。可是谁也没错呀。)然后我们的楞小伙儿就抱着俩板跑到的过了,也得亏欧洲就那么巴掌大的地方。

后半程就是一个典型的小人物励志的故事了,其实电影拍得满满的套路,但是没奈何就是很好看啊。该有包袱有包袱,该有悬疑有悬疑,甚至还加了一丝丝惊恐。实话说,感觉狼叔演绎同女明星做爱那段,真是本色出演。

可是现实中,Eddie却并没有那样的励志。抛开总是垫底的成绩不说,国际奥委会甚至出台了“艾迪规则”来限制水平一般的运动员,不让他们参加比赛。很明显,这些高高在上的官员是忘记了奥运爸爸:顾拜旦,的嘱托:奥运是要重在参与的。这项规则赐予Eddie的,就是以后再也没有参加过高台跳雪的比赛。日后的他,重心却转向了娱乐化的方向,为各个商家代言各种各样的产品,我想这大概不是Eddie想要的人生。

好多事情,就像奥运的规则一样,做出来都是给人看的,主要还是要看自己怎么走。

可是又不能说这样不对,若是没有门槛限制,运动员的声望咋会那么高,我们也可能不会再欣赏到很多顶尖的比赛。

所以小人物的励志,顶多只能是我刷夜准备考试时候的一个小动力。大概今后的日子,也是会把奥运精神揣进怀里,继续低头哈腰为社会主义添砖加瓦的吧。
作者学习委员王小胖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